close
茶葉變遷史百年茶廠說故事 細數茶業變遷史 ( 2011/05/02 客家電視 ) 客家100系列報導農業篇,這星期要帶大家來看台灣茶的發展歷程,茶是中國的特產,並透過古絲路傳到歐洲,清朝時期,廣東、福建的客家先民,則將茶種帶來台灣種植,由於台灣氣候適合茶葉生長,許多客家庄便成為茶鄉,加上日治時期,經過政府輔導大量產製,呈現南糖北茶的鼎盛時期,延續到國民政府來台,每年茶葉都還持續外銷到日本,但隨著民國80年代,廢除「茶葉製作規則」,讓農民可以自己製作茶葉,大型工廠漸漸式微,保留著老機器的工廠,便漸漸轉型為觀光工廠或者開發新茶種,短短數十年間,便呈現台灣茶租屋葉的極盛,以及不得不隨著社會變遷,而改變的經營模式。 氤氳的霧氣中,茶葉顯得更加青翠,台灣的氣候適宜,山區容易起霧,產製的茶遠近馳名,許多重點茶區,像是桃竹苗一帶還有高山地區都有客家人的身影,像是新竹北埔膨風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 茶葉研究家 吳德亮:「你像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東方美人茶,就是我們客家人節儉的天性所發明出來的,看到小綠葉蟬這樣的危害,他(茶農)可以跟你(蟲)共容,我不去殺死你,我跟你共容共存,然後他用這小綠葉蟬咬過的葉子,做出了全世界最貴的茶,現在全世界最貴的茶,不是高山茶喔,是我們東方美人茶喔。」 開關按下,比起一般殺租屋網青機還要大上3倍的大型機器,上頭還有著製作茶葉時所留下的褐色茶粉,日治時期,新竹關西地區在政府支持下茶工廠林立,早期以紅茶和綠茶以及日本煎茶外銷為主,直到二次戰後,最鼎盛時甚至有35間大型工廠,每年產製烏龍茶、膨風茶等外銷到日本,甚至歐美與非洲國家,目前還保留大型製茶機具的茶工廠,便是在那時為了節省時間,以機器輸送帶,取代大部分的人力搬運,量大的時候,在一天之內必須製作3萬公斤的茶葉。 經過層層處理,這些等待出貨的茶,會被裝成1袋100公斤的茶包,堆放在2樓等待出貨,但是問題來了,這麼重的袋子要怎麼堆疊呢,他們會用這樣的梯子一層一層疊上去,591最高會疊到9層。 而這只是近千坪倉庫的一部分,從倉庫的面積,不難想像當時的茶葉出口量,還因為繳了大量的稅給政府,獲得納稅報國獎章。 茶廠總經理 羅吉銓:「這個叫做中國綠茶,珍眉茶這樣出口,一包是1公斤,一箱是20公斤,這箱是過去出口的樣本,20公斤,3天就兩隻貨櫃出去,大量出口。」 但是隨著政治因素,失去利比亞市場,加上民國80年代,政府為了鼓勵農民自產自銷,廢除「台灣省茶葉製作規則」,農民所生產的茶葉,可以不用再送到工廠製作,加上平地茶園面積縮減,茶廠沒了原料,無法大量製作外銷,而國內喝茶人口增加,由於普遍認為,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大禹嶺、租房子玉山等地區產的高山茶,品質較平地來的好,便漸漸取代了平地產的紅茶、綠茶市場。 走過南糖北茶的鼎盛時代,大型的機具雖然保養得宜,但是使用的機率越來越少,傳到第三代的茶廠,只能咬牙苦撐另找出路,或者轉型為茶業博物館,為後代留下過往風華的紀錄,短短數十年間,台灣的茶業從極盛到力求轉型,茶農開發出像是炭焙茶、柚花茶等特色茶種,追著時代變遷的腳步,老茶廠與不願放棄的茶農,從行銷與創新著手,努力讓一心二葉的故事繼續延續傳承。 .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買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j23hjgk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